鋼琴弦槌 ,鋼琴及配件加工與制造 ,磨具及磨料 ,五金產品 ,木制品的銷售
實驗表明,當身體某部分機體在運動時,儀器檢測出這時大腦的某個部位的細胞活動會比較明顯,同時顯示隨著時間的增加,儀器繪出腦電波的波幅也隨之遞增上升。
但當連續彈奏時間達到20分鐘時。波幅不再遞增上升。而是維持相同的波幅和高度,當時間超過30 分鐘時。波幅開始逐漸減小并下滑, 測量數據說明如果機體連續做同樣的動作長達40分鐘的話,后20分鐘實際上是沒有效果的。
但隨后研究人員做同樣的實驗,只不過是讓演奏者連續練習30分鐘后休息 ,之后休息 5到10分鐘再繼續彈奏時。儀器繪出的波幅是在頭20分鐘達到的基礎上繼續增加。并且波形的高度也在繼續上升。
這個實驗表明,最理想的練習方式是每次連續練習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之后休息 5到 10分鐘,然后可繼續按同樣的時間練習。知道了這一科學的理論和人體的生理特點,我們可以適度地把握自己的練琴時間。
每個人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可能不會完全做到這一點,但無論你練習多長時間,都要休息幾次讓自己放松放松。在每一次練習活動中,也可時不時停幾分鐘做點別的事情, 休息時最好做些與音樂無關的活動,這樣既能使大腦皮層交替興奮,達到調節神經的目的、還能避免和練琴的內容互相干擾。
讓頭腦清醒、同時還會使身體放松,不至于過度地疲勞, 尤其是純粹的手指練習應該嚴格地遵守這一理念。以免因練習時間太長而“傷筋動骨”。
在很少的時間內有計劃地合理規劃自己的練琴時間,有助于學習更多的作品。鋼琴需要掌握的內容很多。我們總是要面對幾首曲子同步練習的情況, 而在練琴的過程中你會發現人不僅注意力是有限的,人的體力也是有限的。
那么,可以費力氣的曲目安排在第一時間,之后再練其它?;揪毩暿潜仨毜?。但不必花費太長時間??梢浴吧俣钡厝ゾ?。根據各自的喜好??梢苑旁诰毲僦?。也可以放在練琴之后。
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機能狀態是有周期性的。一般上午九點至十一點為最佳時間,下午三點至四點和晚上八點至九點也比較好。這時人體和心理上處在旺盛和興奮的狀態,練琴效果自然不同。
鋼琴家霍夫曼還認為清晨練習的價值比其它時間練琴的價值更高。因為從睡眠獲得的清醒的智力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如果能把練琴時間安排在這些時間段更好,不能也沒有關系。因為集中精力地練琴比時間段的分配更為重要。
即使你每天只有五分鐘的練琴時間。只要練得有質量,同樣可以得到提高。當然,如果你養成習慣。每天都有適度的練習時間,那么你就會不斷進步。因為每天練習兩個小時的人,自然要比只練一個小時的人快得多。
鋼琴的學習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機能性的訓練,更重要的是音樂性和藝術性的綜合學習過程。需要我們在練習時做全盤考慮與合理地安排。條理清晰的練習步驟與科學的練琴方法是完成練習任務最快捷的途徑。
(1)練習步驟
面對基本練習與樂曲、樂曲與練習曲、奏鳴曲與中國樂曲、片段與全曲等繁雜的練習內容,練琴者首先要清楚自己需要練習什么,這次練習的目的是什么,然后根據自己的情況有計劃地安排練習內容。
在我們所彈的任何一首樂曲中,幾乎都會有一兩處地方使你自覺地感到未能達到你的理想,需要改進。那么,在練習上應暫時給予這些樂段以優先的地位,即抓住難點進行訓練。
值得注意的是在練習這些片段時,應把銜接處接起來練,即樂段的前幾小節和后幾小節。因為,某些艱難的樂段在離開前后樂段單獨演奏時可以彈得很順利,但把它放在應有的位置彈奏時,卻往往容易失敗,就像修補過的東西需要磨合一樣,需要過程。
而直接把銜接處接起來進行練習,則省去了這一環節。當你感覺到它們在你的手指下已經有了牢固的基礎??砂堰@些“撿出來”的樂段放入到整首樂曲中進行彈奏。這時就不會有“生疏”感。連貫起來也比較順利。
難點解決之后,要顧及其它練習內容。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練習者完不成作業。問其原因也練了,但只想把某一首或兩首練好。其它的就來不及了。事實上這樣的練習不僅效率不高。也會影響個人能力的提高。
因為鋼琴的學習要求我們能夠完美地彈奏優秀作品的數量越多越好,而長時間機械地反復練習一首整曲,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反而使頭腦處于遲鈍狀態。
練習時我們不可能把每一首都彈到盡善盡美,但要盡量把所學作品都有所瀏覽。不必彈得多么熟練,但一定要有所顧及。
這樣慢慢地,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是可以完成、做到的, 日積月累。練習的質量和數量都會有所提高。那么練琴的內容就會越來越寬泛了。
(2)調整心理狀態
練琴者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會遭遇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礙,需要自身及時地控制和調節。而一個良好的心態對于練琴情緒的調控無疑會起到積極的作用,我們可能會因學琴太晚而心生自卑。
對練琴信心不足;希望在短時間內能夠迅速掌握鋼琴演奏技巧而欲速不達;渴望成功卻演奏失??;難點總是無法解決等等。這些都沒關系,重要的是你要努力并盡力而為,達到自己所能達到的目標。
練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挑戰自我的過程。無論你處于什么樣的狀態,面對什么樣的情形,都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去樂觀面對。
如果你因學琴太晚而心生自卑,那是你的價值取向太高、希望迅速掌握鋼琴演奏技巧而欲速不達,那是你沒有遵循科學的發展規律、渴望成功卻演奏失敗,那是學習過程中的正?,F象、難點總是無法解決,可能與你選擇的曲目難度和練琴方法有關。
鋼琴家霍夫曼曾說過:要誠懇地與興致勃勃地堅持學習,從你的勤奮,而不是從成就中找到樂趣。
(3)適當的活動鍛煉
近年來許多科學實驗證明,當人們精神狀態飽滿時,腦下垂體就會影響內分泌系統,新陳代謝過程加快,整個神經系統的興奮水平提高,應激能力加強,學習效率就會得到提升。
練琴的人習慣于久坐,而久坐會使身體狀況欠佳。當體能出現問題的時候,容易引起精神上的疲憊和情緒上的低落。那么,適當的活動鍛煉會改觀這一狀況并讓人精力充沛。
有些健康專家建議在練琴前和練琴后都要伸展一下演奏樂器時所使用的肌肉。 因為伸展可以消除肌肉緊張,使身體放松。兩分鐘的伸展就可以通過全身的循環把血液或氧氣送到一些需要的組織中去,使體能狀況得到改觀。
不僅如此,背部的伸展也特別重要。因為無論演奏什么樂器,全身的能量都要流入到樂器中去,使它發出聲音。身體背面的肌肉包括背部本身、脖子后面、臀部和腿的背部。尤其在伸展背部的時候,可以使脊椎得到松馳,可以放松脊椎和與之相連的感覺神經和運動神經,增強彈奏的敏感性和肌肉的可動性。
當前流行的瑜伽練習,對于彈琴來說也是很好的運動。正確的練習可以避免身體僵硬,可以學會在柔韌和力量之間取得平衡,還可以訓練使用肌肉來幫助關節,避免職業創傷??傊?,只要是對練琴有利的運動都可以去實踐,并會在實踐中得到良好的情緒體驗。
提高練琴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因練習者不同,方法也不能一概而論。 但不管怎樣,我們應該知道,練琴也是一門藝術,是一個智慧的學習過程,需要不斷地去思考和體會,并在實踐過程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練琴方式,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